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能源与装备建设分会简介
中国太平洋学会是国家一级学会,是太平洋地区海洋领域的国家级社团组织,致力于倡导和组织太平洋地区各国海洋组织、海洋工作者开展跨地区、跨行业和跨学科的合作,共同就海洋领域重大问题开展行动和组织研究。中国太平洋学会登记机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业务主管机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原属国家海洋局)。
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能源与装备建设分会(以下简称分会),隶属于中国太平洋学会,是一个专业性学术团体。
分会由(包括但不限于)从事海洋能源和设备科研、生产单位、国防科技工业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和军事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自愿结成的行业性、全国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分会的宗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构想,推动海洋能源和装备建设领域军民融合深入发展,推动中国海洋能源事业和装备建设全面进步,推动太平洋地区海洋文化、经济和技术广泛交流,团结和组织从事海洋能源研究和装备制造研究的专家学者、相关领域和行业的企业家,开展科学技术交流和理论研讨,为“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和太平洋地区合作共赢贡献力量。
分会具有六大特点:
1、高端专业创新平台。将海洋经济研究与海洋科技研究结合起来,海洋理论研究与海洋试验科学结合起来,海洋能源研究与海洋装备建设结合起来,是集成创新的最佳平台。
2、军民融合特性。既有军队的专家学家和装备部门的人员,又有地方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既有军队的技术和项目“军转民”,又有地方的技术和项目“民参军”。
3、产学研一体。既有军地能源单位和海洋能源企业的代表,也有双一流大学和重点研究机构的代表,国产航母的总师也在其中。
4、跨界。成员和单位涉及政界、军界、学界、企业等界别。
5、广域。代表来自海洋能源、海军和海洋装备、材料、造船(潜艇)、炼钢、网信、海洋观测、卫星通信和军事等领域和行业,尤其是第一次将海洋能源与海洋装备两大领域结合起来。
6、国际化。每年组织国际性学术活动。
分会的业务活动范围主要包括八个方面:
1、开展海洋能源和装备建设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推进海洋装备和能源装备建设;开展行业发展调查研究,向有关部门反映行业和会员需求,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提出行业规划、政策和立法建议。
2、开展与行业相关的法律、政策、信息、技术、管理、市场等咨询服务,举办行业发展会议,受中国太平洋学会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及行业发展需要举办国内外行业产品展览会、展销会、产品推介会。
3、收集、分析、发布行业信息,根据授权进行统计;组织编写行业技术、经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资料文集,建立行业网站,为会员提供国内外经济技术和市场信息,帮助开拓国内外市场。
4、参与制订、修改并组织实施国家或行业的产品标准、服务标准和行业准入标准,组织翻译、发行和推广国际同行业相关标准。
5、组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攻关和推广,组织技术交流与合作,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行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6、组织本行业人才、技术、职业、管理、法规等培训,指导、协助会员单位改善经营和管理。
7、联系国内外同行业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国内和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
8、经政府批准或委托,组织开展以下活动:开展行业先进会员企业表彰活动;承担本行业科技成果鉴定工作;为行业企业进行产品安全评定和体系论证;推进行业信用建设,开展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
分会会员应为单位会员。(包括但不限于)从事海洋战略和法律研究的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生产、使用海洋装备(包括油气勘探开发设备和海洋油气装备)、军民融合的企事业单位,以及从事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科研、设计、教学的单位,均可申请加入本分会。